姚志勇律师|少捕慎诉慎押的政策正在起变化
10/29/2024
家人们,是时候醒醒了,少捕慎诉慎押的政策正在悄然发生变化。从数据上看,这种变化尤为明显。
2024年1月到3月,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16.8万人,而不捕的人数为8.4万人,不捕率为33.2%。
与此同时,共起诉了34.7万人,而不起诉的人数为8.4万人,不起诉率为19.4%。
对比去年,也就是2023年1月到3月份的数据,不捕率由48.5%下降到了百33.2%,不起诉率则由28.3%下降到了19.4%。
不逮捕率与不起诉率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,而指望第二季度数据发生逆转,目前来看,可能性真的不大。
这种政策的变化,并非无迹可寻。在今年最高检的工作报告当中,就已经提出了对于轻微犯罪依法少捕慎诉慎押,减少对抗,增进和谐的方针。
然而,这一提法事实上对“少捕慎诉”进行了限定,即在轻微刑事案件当中才适用少捕慎诉,言外之意,对于非轻微的刑事案件,则可以不考虑少捕慎诉。
这种政策性调整,可能是导致不捕率、不起诉率大幅下降的最直接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。
那么,这一变化又意味着什么呢?
它充分地说明了,未来的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上,可能会采取更为严格的态度。对于那些可捕可不捕的嫌疑人,检察机关可能会更倾向于批准逮捕;
对于那些可诉可不诉的人,检察机关可能会更倾向于决定起诉。这种趋势的出现,无疑给那些原本抱有“反正也不逮捕,反正也不起诉,取保候审就没啥事”想法的当事人和家属敲响了警钟。
他们必须趁早打消这种幻想,正视现实,积极应对。
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,这种政策的变化也反映了我国刑事司法政策的调整和变化。
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我国一直在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,强调保障人权、尊重程序正义。
而少捕慎诉慎押政策,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司法理念,旨在减少不必要的羁押和起诉,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。
然而,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犯罪形势的变化,刑事司法政策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。
当然,我们也不能因为政策的变化就一味地悲观。毕竟,政策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,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益。
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,只要他们积极配合调查、认罪认罚、积极赔偿损失等,仍然有可能获得从轻、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机会。
而对于当事人和家属来说,他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正确地应对这种政策变化,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总之,少捕慎诉慎押政策的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。
我们需要正视这一变化,理性地分析其原因和影响,并积极地寻找应对之策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政策变化,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合法权益。
作为刑事律师,我们更应该密切关注这一变化,为当事人提供更为专业、更为有效的法律服务。
赞(31)